汝城县热水:从“走找想促”解“民生忧愁”
汝城县热水:从“走找想促”解“民生忧愁”
汝城县热水:从“走找想促”解“民生忧愁”
近日,走进汝城县热水镇的热水村,蒸腾着(zhe)98℃温泉的雾气还(hái)未完全散去,党群服务中心早已热闹起来。几十张板凳围成(wéichéng)圈,驻村工作队、镇村干部和村民们挤(jǐ)坐在一起,一场关于土地命运的“夜话”正到进行中。
“乡亲们,去年汛期那场雨,大家(dàjiā)还记得吧(ba)?”热水村村支书陆盛青的(de)声音在暮色中格外清晰,“泥沙淤积,水渠堵塞,要不是巡逻的时候刚好发现,田里的稻子可就要泡汤了。”
“可不是嘛(ma)!陆(lù)书记,我那几亩田,水进不去也排不出,急得我直跳脚!”村民老邓抢着说,引来一片附和。
“这苦,我们不能再吃了,今年(jīnnián)村里争来了个大项目——高标准农田(nóngtián)建设!”陆盛青激动地说着,“各位,这次89万(wàn)的中央财政资金,就奔着一个目标去用:打造汝城高标准农田的‘热水样板’。”
“修路修渠是好事,可(kě)这田埂一动,我那刚育的秧苗咋办?”“施工会不会耽误春耕?”乡亲们的疑惑此起彼伏(cǐqǐbǐfú)。
“大家伙儿的担心都在理。”驻村工作队队长范瑞华(fànruìhuá)接过话,“渠,咱用(zányòng)水泥硬化,再不怕冲垮淤塞;路,修成机耕道,拖拉机(tuōlājī)直接开进田,好处明摆着,浇地省水省力(shěnglì),卖粮运粮不愁,增产增收有保障。”
“至于青苗,村里有章程(zhāngchéng),参照市里标准补偿(bǔcháng),绝不让大家吃亏。”陆盛青紧接着补充,“施工方面我们也协商好了(le),分段干、错开农忙,尽量不耽误大家种地。”
面对大伙的将信将疑的表情,驻村领导朱炳武说道:“大家(dàjiā)放心,项目推进,我们驻村干部、村‘两委’和‘三长’们会全程盯(dīng)着,像(xiàng)上次碎石压苗(yāmiáo)那事一样,有问题,我们立马解决,立行立改。验收时,也请大家伙儿当代表,一尺一寸量,一分一毫查。”
一番推心置腹的(de)话,像温润的泉水,渐渐抚平了大家心头的褶皱。
近年来,汝城县(rǔchéngxiàn)热水镇常态化开展“走找想促”活动,热水村驻村干部协同村“两委”就(jiù)高标建设累计入户走访300余次、宣讲270户、处理(chǔlǐ)群众大小纠纷十余次,真正(zhēnzhèng)把政策讲入心坎里,把共识落到行动(xíngdòng)上,把群众放在最高位。汝城县热水镇党委书记曾胜亮表示,热水镇将(jiāng)持续开展“走找想促”行动,深入群众听民生所望,不断思考解百姓所急,永远将群众心之所盼置于一切工作的首位。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